互联网金融解读系列二:特征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互联网金融通过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等工具的娴熟运用,从欧美烧到中国,一路席卷而来,势如破竹,遍地开花,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关于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论战由生俱来,迄今仍未消停;而关于两者的关系,当前则形成了较为流行的两种观点:即“颠覆论”与“融合论”。前者认为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模式必然会颠覆传统金融形式;而后者则在承认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带来挑战的同时,认为二者将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但仅从目前来看,二者的融合之势较为明显,一来可能是因为传统金融行业的地位较为稳固,二来互联网金融行业也尚未形成足够势力,三来传统金融行业面对威胁时向互联网金融的转型和侵蚀,四来部分互联网金融行业限于资金规模转而谋求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协作。但纵是如此,互联网金融显露出来的一些相异于传统金融的特征也尤为值得关注。归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及时便捷性

互联网金融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开放、透明等行业优势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势,在为客户提供信息、选择服务、获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便利,使得金融服务触手可及,在及时性和便捷性方面,都较之于传统金融机构有着巨大的突破。

以阿里巴巴集团的“余额宝”11为例,自2013年上线以来,仅用了1年的时间即积累了近1亿的用户和5700亿的存量资金,其通过阿里小额贷款12,目前已经为全国90余万家小微企业提供了信贷支持。如此庞大的用户、信息和资金处理能力,是传统金融服务机构可望而不可及的,也可以视为一种巨大的金融变革。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也是阿里小微金融集团首席风险官胡晓明对余额宝上线一周年的总结,即将其归结为是云技术和大数据推动了中国金融的变革。

同样来自另一家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代表——“拍拍贷”13,其执行副总裁周浩在“第二届互联网金融•中国峰会暨2014中国网贷大会”上也以《互联网凭什么做金融》的主题演讲,阐释了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来自快速的服务反应、产品更新,以及用互联网思维去做金融产品。

可见,及时、便捷,既是互联网金融相较于传统金融的巨大优势,也是其显著特征。

(二)讲求体验感

互联网金融非常强调参与感和体验价值,具有极强的体验感。

互联网金融一是强调客户体验。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平台极大地缩短了和用户之间的距离,为引入客户参与、反馈、选择、体验提供了可能性。如余额宝,可以通过手机端快速地进行投资、转账、支付等,并可以快速地查看到收益增幅、利率变化、盈收趋势等,很多情况下,其变化频度是以日计算,也即每日的收益情况都能够让客户得到直观的体验;同时还会对近一周收益、近一月收益及累计收益做一个盘点;其还可以通过“记账本”提供当月流水和月账分析,这在客户体验上,显然与传统金融服务机构所提供的而且往往是付费的“余额变动短信提醒”业务有着巨大的区别;拍拍贷等其他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具有类似的客户体验功能。

而互联网金融第一个特征中的便捷,对于提高客户的参与度、提升客户的体验感来说也尤为关键。众安保险14〕CEO陈劲曾言:之所以每个人的账户上都有活期存款,是因为不够便利,如果理财可以便利到随时获得6%-8%的收益,一些人一定会去做。因此,便捷不仅增加了客户的体验感,同时,也促进了互联网金融客户的暴增,一举两得。

互联网金融同时强调产品体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产品体验都是追求非常低的门槛,如余额宝1块钱就可以,甚至1毛钱就可以,拍拍贷也是50块钱就可以起头。这与传统金融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动辄3万元起购、20万元起购有着极大的差距。而且,如以拍拍贷来说,平均3会对整个产品业务的链条进行一次数据的微调,这种周期的缩短,不管是资金周转的效率,还是从产品开发的速度来说,都在以“唯快不破的思路去做相关的金融产品,这在传统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产品中是很少看到的

而阿里巴巴集团的另一款产品“招财宝”〔15〕,其主打的“实时变现”,大有将传统金融服务机构长期占据的定期理财市场搅个天翻地覆之势——定期理财变“活”了,产品体验感十足;其试运营4个月,其交易规模即已达到110多亿。招财宝CEO袁雷鸣称,招财宝是通过互联网方式,用时间的错配完成了一场资金的“马拉松”,在这块接力赛中,每一位“选手”随时可以退出,随时找到下一个接棒的人。而其与“余额宝”的体验差异,袁雷鸣也作出了相应的解释:如果说余额宝是数量化的团购,将碎片化的资金集中在一起获得更高收益,那招财宝则是期限的团购,它是把不同期限的产品聚合起来,汇集成一笔可以固定期限投资的资金,通过时间的错配用马拉松的接力方式去完成它。

互联网金融正是以这种门槛极低、退出便捷、参与度高、讲求体验等特点,在近两年来,汇集了大量的闲散资金和小微客户,跑赢了诸多传统金融服务机构。它把与客户之间的距离拉的非常非常短,一个产品一上线,从上线的第一秒钟开始,客户就可以体验它,它的产品团队随之又在不断的改进它,这种更便携、更智慧、更具有针对性的客户体验和产品体验,对于促进产品升级、惠及用户具有重大作用。同时,也反过来倒逼传统的金融服务机构更加注重客户的需求和产品的创新,点燃了金融业服务消费者的激情,彰显了市场的力量。

(三)内外协同性

互联网金融业务具有两个协同性。一个是内在的技术的协同性,一个是外在的生态的协同性。这两个协同性,前者支撑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和繁荣,而后者,则构筑了互联网金融的蓝图和未来。

所谓的技术协同性是指互联网金融因为客户集聚、信息采集、数据分析、快捷支付、资金安全等诸多互联网因子的处理而需要借助的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移动支付、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时代的工具,在彼此协作和内部处理方面存在很大的协同性。因为,如果没有或者不能实现高度的协同,互联网金融将会变成一个碎片化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用户资源及需求未能得到有效的架接、大数据未到得到有效分析、移动支付未能得到有效安全保障,客户、供需、信息、支付、资金等被重重割裂,最后,极易发生客户信息失真、交易成本上升、信息迁移困难、支付风险加剧、资金融汇受阻等乱象。因此,客观上也就造就了互联网金融依重的各种互联网工具的使用,必须具有良好的内在协同性,才能稳固、撑起互联网金融业的运行与发展。

互联网金融领域还有个“生态圈”之说。上海浦发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丁蔚在“2014年中国资产管理年会分论坛之互联网金融专场”上,即以《互联网金融江湖:生态圈进化之战》为题,做了精彩的主旨演讲。这个生态圈,要想确保有序进化,避免野蛮生长,甚至误入歧途,也需存在高度的协同性。

这个金融圈,人们已习惯称之为“网络金融生态圈”16〕。那么,何为“网络金融生态圈”呢?首先,要明确,这一生态圈是在互联网金融的基础上编织的一个网络,各个部分彼此影响、延伸;其次,它是指经过网络金融中不同业态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互融合与淘汰,那些具有协同效应及相乘效果的个体有效地组织在一起,形成能动态地自我更新与进化的集群;再者,当前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互联网正在大渗透,传统行业被颠覆重塑互联网改变了金融业的服务方式,由于金融业提供的信息服务和资金均为非实物资产,因此,互联网金融比其他传统行业更具有建立生态圈的天然的优势在消除各个金融机构的界限方面,互联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无论是监管模式还是发展模式,网络金融生态圈对国内而言都是一种“创新”或曰“未来〔17〕试举两例:

例一是日本的SBI集团。SBI集团借助日本金融改革极大放松金融业管制金融业自由化发展的大背景,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利用政府有关鼓励政策,迅速建立起网络金融集团的企业生态圈,成为日本最大的综合网络金融集团,业务范围以金融业务为主,涉及金融衍生服务、住房信贷、生命保险、企业并购、网络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诸多领域。今日的SBI集团既不是证券公司,也不是银行,而是一个网络金融帝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将最终通过通过互联网工具向客户提供包括资金、产品、服务等各种各样的信息,从而帮助客户有效完成交易,创造真正的网络价值。金融业也是如此,只有真正能够提供综合服务的金融机构才能在竞争中胜出。构建网络金融生态圈,不仅仅是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借鉴意义,对实体企业集团的发展也有相当的价值。构建一个网络金融生态圈需要诸多元素,这些元素需要是相互补充但只有共同发挥协同效应和相乘效果,才能达到“1+1>2”的功效。〔18SBI集团致力于构筑网络金融生态圈,建立其网络金融帝国,其目的也正是为了通过更好的发挥这些生态圈元素间的协同效应,甚至是相乘效果,来赢得竞争、博取未来。

例二是中国的快钱公司(99Bill Corporation)。快钱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旨在为各类企业及个人提供安全、便捷和保密的综合电子支付服务。快钱中国支付产品最丰富、覆盖人群最广泛的电子支付企业,其推出的支付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人民币支付、外卡支付,神州行支付,代缴/收费业务,VPOS服务,集团账户管理等众多支付产品,支持互联网、手机、电话和POS等多种终端, 满足各类企业和个人的不同支付需求。早在互联网金融业态兴起之时,以快钱公司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顺势而为,积极抢占细分市场。自2012年7月获取支付牌照以来,快钱公司更是加大了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力度,积极打造新型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快钱公司还和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如网易、搜狐、百度、TOM、当当、柯达、万网、国美、神州数码、三联家电等达成战略合作,其将以综合全面的支付产品,精益求精的服务理念,创造支付行业第一品牌。快钱公司总裁关国光在接受采访中也表示,快钱公司近年来加大了与产业各方的合作力度,深入挖掘互联网支付市场需求,不断开拓市场蓝海,为企业客户提供更多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未来,快钱公司将携手合作伙伴,努力打造跨银行、跨地域、跨网络的信息化平台,共建一个良性的网络金融生态圈。〔19

所以说,互联网金融无论中外,都存在构筑网络金融生态圈的战略意图;其在外部构建的生态圈,也需要充分发挥好协同效应。

因而,互联网金融在内部和外部都具有追求并实现协同性的特征。

(四)风险复杂性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曾在“2014上海新金融年会暨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上指出,“互联网促进金融消费方式和交易行为改变,资源得到更有效快捷配置,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层面的支持。但互联网金融兼具互联网和金融双重因子,决定了风险远比互联网和传统金融更为复杂。”因此,风险的复杂性也是互联网金融的特征之一。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模式风险,即互联网金融提供或衍生的各类金融产品或服务模式,因为具有诸多创新性,是否均具有盈利性,缺乏历史的有效检验;二是信用风险,即在诸多互联网金融平台中,不乏存在一些虚假的、违法的平台,也有一些因经营不善跑路的平台,存在信用风险;三是交易风险,即互联网金融多是进行网络交易或虚拟交易,交易和支付安全需要足够的技术支持,否则容易滋生交易风险;四是风控风险,即互联网金融使用和执行的风控系统部分有别于传统金融机构的风控体系,在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运用方面如果不够娴熟,可能存在风险控制不当,而且各家互联网金融机构的风控体系是否均能做到科学、有效,还有待市场检验;五是政策风险,即国内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制度尚未出台,监管原则尚无定论,举措尚未明确,政策环境多变,是否每家互联网金融机构均为合法机构或合法运营,有待确定。

因而,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只有风险控制得当才能让互联网金融长远发展,并将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定位于风险管理。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有别于传统金融,虽然两者均建立在对数据的处理上,但前者对数据处理的宽度和深度则具有更高的要求。如宽度,互联网金融会对用户进行数百个信息的采集,如所处行业、工作年限、年龄情况、收入水平、纳税情况、消费习惯、交易数据、客户评价、旅行信息、学习信息、通讯支付、用电信息、用水情况、征信报告等等;而深度就是交叉进去,进行信息的进一步细化,采集;最后通过这些信息的层层迭代、交织分辨,构建新的信用征集体系和分析模型,并不断的及时跟踪、替换、补充新的数据予以完善和校对,以合理判断客户的信用额度、风险系数、违约概率等,应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复杂性。

风控管理或风控模型,不仅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也是互联网金融竞争力的核心。阿里巴巴的风控革新模式值得一提。阿里巴巴依托自身在网络体系内的巨大客户数据优势,进行有效的数据整合,并将客户一系列有利于进行风险判别的数据,如海关数据、货运数据、口碑评价、认证信息等进行量化处理和匹配,进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风控标准,并意图建立起纯粹的定量化的贷款发放模型——如“水文模型”。正是互联网和大数据在信贷应用上的深化形成了阿里巴巴互联网金融风控上独有的“水文模型”。 这一模型是按微企类目、星级分别统计一个“水文数据”库,在该库中的记录都是过去的、静态的常数及其分布情况。并且可以在年与年之间首位相接以预计跨年的成长趋势。有了总体的统计常量,就可以把每个店铺在各自所属的类目和星级进行比对,从而得到为数众多的相对性指标(即自变量),同时对自变量进行标准化,使之脱离量纲,变得可比。这一模型依然将数据分析在整个务决策中置在一个核心位置,并藉此向阿里巴巴的管理决策层提供科学客观的分析结果及建议,并对业务流程提出优化改进方案。当然,此外阿里巴巴累计还有超过上百个模型,覆盖贷前、贷中、后管理,反欺诈、市场分析、信用体系、创新研究等六大板块,其决策系统每天处理的数据量高达10TB(1TB=1024GB)。其结果就是截至2014年2月,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阿里金融累计投放贷款已经超过1700亿元,服务小微企业超过70万家,户均贷款余额不超过 4万元,实际融资成本不到7%,日均完成贷款近10000笔,平均每分钟的处理能力为投放贷款7-8笔。最为重要的是,其不良贷款率被有效控制在1%以下,远低于传统金融机构或国外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而几乎同期的国内传统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为1.49%,小微贷的不良贷款率为2.02%;美国的两家著名的互联网金融平台Prosper和Lending Club的平均违约率则高达30%和24%。

对此,爱钱帮20CEO王吉涛也有另一番认识。在2014年7月30日由搜狐财经主办的以“互联网金融——告别野蛮生长”为主题的“新经济 新金融 高峰论坛•广州站”的会议上,王吉涛表示:做互联网金融,不能为了风控而风控,不能沉溺于模型。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思维,就要关注用户,要保证投资人资金的安全,也要保证融资人的资金运用。他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在整体的框架下谈风险控制,包括信用风险控制,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其中,风险的定价核心来说就是风控的模型,一般认为风控的模型是存量化的,实际上不是这样的。风控模型是定型和定量结合的,实际上有两大类型,第一类型是关系型的,第二类型大数据的贷款。关系贷款解决的是定性的问题,大数据的贷款解决的是定量的问题。风控关注的是定性不定量的问题。互联网金融会给行业带来哪些变革和趋势,定量的因素会逐步慢慢的占据主导,目前的状态来说,这些因素是无法替代的。定量和定性的过程就是发展的趋势,会提高生产效率,也会带来一次革命。这种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复杂性的认识,也颇为值得关注。

(五)金融脱媒性

互联网金融倡导分享、公开、透明等互联网理念,使得资金得以在很低的违约比率之下在各主体之间自由游走、自主匹配,传统金融机构的作用不断被弱化,其金融服务中介的地位被边缘化,在这里,其不再是主导金融资源调配的核心,互联网金融这种努力尝试摆脱传统金融中介的行为或现象就是前文所述的“金融脱媒”。因此,互联网金融还具有金融脱媒性。

互联网金融的脱媒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表现及影响:

1.毫不讳言,互联网金融引发的脱媒化正在引发金融界的震荡和革命,这种影响甚至远超过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因为互联网与金融有着天然的契合性,金融产品从本质上说就是一连串的数据,无需借助物理实体的依托移动支付、云计算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大幅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资金供需双方直接匹配,大大削弱了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传统金融中介的作用。这种客户集聚之快、资金汇集之巨、匹配效率之高,是对传统金融的巨大挑战,也将带来一场金融革命。

2.互联网金融脱媒,促成了一种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运行机制,这种新型金融模式有着交易成本低廉的巨大优势。我们知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基本的功能是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正常通过两类金融中介进行,一类是商业银行,对应着间接融资模式,一类是股票债券,对应着直接融资模式。这两种融资模式对资源配置、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但交易成本巨大,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的利润、税收和薪酬。而“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交易信息的处理效率和资金的配置效率都得到提升,大大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21

3.互联网金融迎合了小微用户的现实需求,将加速金融脱媒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审计处副处长卢馨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曾指出:互联网金融依靠大数据、批处理等网络技术及平台,交易方式灵活、业务处理高效,相比于传统金融,刚好与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特点相适应,显著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吸引众多贷款者和小微企业参与,在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2同样,在个人用户方面,互联网金融也为其资金理财和消费信贷提供了便利,吸引了大量个人用户的参与。两者归集一起,形成了庞大的有别于传统金融服务业的客户群体,同时,也在感染、带动传统金融服务业的客户一起加速脱媒。

(六)普惠金融性

互联网金融是“普世金融”“平民金融”,又叫“普惠金融”23

互联网金融企业携互联网精神融入金融的血液,使得传统金融的隔阂与壁垒逐渐消减,金融市场不再受少数专业精英控制,其专业性迅速淡化,信息的垄断地位也很快被打破,普通大众也可以充分参与金融市场中来选择更优化的金融产品或接受更优化的金融服务,分享金融市场的万千变化、机遇得失;金融市场将逐步走向平民化。这是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互联网金融基本上实现了让列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农户、贫困人群、弱势产业及小微企业,也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而且在产品和功能更加多样,除了存款类产品,还提供更为广泛的诸如信贷、支付、结算、租赁、保险、养老金等服务,模式也由单一的线下拓展为线下线上并行,加上其网络化、移动化的优势,使得这一金融服务快速地惠及到最广大的人群。

互联网金融在客观上也促使传统金融机构紧随其后,下沉业务、改进服务,将更多的金融服务优惠赋予现有的用户,或将更多的金融服务惠及予更多的用户。尤其是在以“金融搅局者”24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高调进入金融业后,中国传统的金融机构也加快了自身改革的步伐。多家大型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券商等,一方面是银行业务下沉,如中国民生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海浦发银行等纷纷下沉业务、增设网点,挖掘、服务基层客户、低端客户。而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金融机构也开始面向互联网金融领域积极开拓、排兵布阵,主动融入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努力完成从传统金融到互联网金融的嬗变。尤其是上海浦发银行,更是打出了“未来,近如指端”的口号,做大做中小微金融服务,链接拇指经济25〕、推进拇指金融。

可见,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普惠金融”的积极参与者,更是切实的践行者;其对“普惠金融”的扩散和普及起着巨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而其本质上也具有天然的“普惠金融”的属性及特征。

发布人:苏延律师  发布时间:2014-09-26
 上一页:互联网金融解读系列三:诞生
 下一页:互联网金融解读系列一:概述